找到相关内容313篇,用时2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

    依靠国主”的道路走的,一方面接受统治者的支持和保护,另一方面为他们辩护和祝福。这比起遵从佛陀“不应参与世事……好结贵人”(《遗教》)遗训的印度佛教来,无疑前进了一大步。  在模糊世间与出世间界限,...的竺道生首倡,南北朝诸高僧的弘扬,到隋唐时期便衍为中国佛学的主流。这是中国佛学的一个重要特点。这个特点的形成既有中国佛教发展的内在根据,又有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,其中,传统文化的影响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364643.html
  • 禅宗的譬喻

    比喻三乘,牛车喻佛乘。《遗教》(又名《佛垂般涅檗略说教诫经》)里说得更明显:“譬如牧牛之人,执杖视之,不令纵逸,犯人苗稼。”意谓修行之人应像牧牛一样,时时不忘息除妄念、制伏烦恼心。《大智度论》中也...之一,是本文探讨的内容。  众生根器高下不等,见解迟疾有别。佛陀为了向信众传达诸法实相,常常使用一些权巧方便,譬喻即是其中之一。一位名叫波罗牢伽弥尼的婆罗门居士闻听说法后,赞佛道:“甚奇,瞿昙!所说...

    张胜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1466726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编后琐记

    》  (5)《文苑》  (6)《小品》  (二)《佛教圣经》  (1)《遗教》  (2)《八大人觉经》  (3)《四十二章经》  (4)《十善业道经》  (5)《沙弥律仪》  (6)《孛经》——说...中国佛学会,法缘之盛,得未曾有。四十一岁归国,香港、广东、上海、溯江而上,历无锡、常州、镇江、南京、桐城、九江、庐山、武汉、等处;卓锡所向,缁素景从。  四十六岁参加太虚大师所组织的中国佛教国际...

    苏邨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1270441.html
  • 持息念与天台小止观之研究: 兼与龙门丹道比较(下)

    相关的脏器与内分泌的某种调节和转化,是一种能量疗法。例如 ?小止观? 治病第九和 ?摩诃止观? 卷八上的“观病患境”所说的“用六种气治病”。  5. 制心一处 (守一) 与中观  ?遗教? 说“...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。依据 ?观无量寿佛经? 的第八观“相想”,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,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即是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,是心作,是心是”,因此如果观想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加持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274054.html
  • 俗讲新考

    ”即鸠摩罗什译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,又称《遗教》。该宣传“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”,入灭后,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,持净戒。按照《真言要诀》的说法,《遗教》由于强调戒律,所以很少有僧人...,说缘喻了,便说念佛赞。   如上所引,P.3849和S.4417的文字几出一辙,故可视为同一文本。就其内容来看,它们都有从作梵请,至回向发愿取散的程序,完整地表现了三个内容不同的法会仪式。其...

    侯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785680.html
  • 慈心有大力 自在而能为── 恭颂觉光长老九十嵩寿

    主要者有《大乘起信论讲义》、《遗教讲义》、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》、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》等行世。香港弘法学社随即停办,直到一九四八年倓虚老法师应邀南来香港,于弘法精舍创办华南学佛院。   ...出家!”。一再劝说,成海不为所动,执意出家。遂随师从营口渡船南下至上海海潮寺出家,法名安童,字派为辽宁千山毗卢派传承。一九三○年,随青一和尚赴浙江宁波天童寺参学(天童寺与扬州高旻寺、镇江金山寺、常州...

    宏明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387372.html
  • 办好论坛 从我开始——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

    如果我祝你们身体健康,是不是指你们的身体就不健康了呢?”讲团结,不一定是因为不团结。讲团结,才能使可能存在的不团结变得团结,使本有的团结更加团结、更加巩固。《遗教》云,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,我看“...我佛法中,以心为主;一切诸法,无不由心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于一切时,念念自净其心。巴利语系佛教《法句》云:心是诸法的前导者,心是主,诸法唯心造。《杂阿含》云:心恼故,众生恼;心净故,众生净。藏语系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325388986.html
  • 佛教的醒世智慧——西妙

    之苦,是真实之苦。在《遗教》中说:“说苦谛实苦,不可令乐”。世人不知苦是“实苦”,视佛教的“苦谛”为悲观厌世、为消极病态,而认为世俗人间有苦有乐,未可以一“苦”字概之,遂迷而不觉,贪著世乐,在...烧手之患。”又云:“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。行深泥中,疲极不敢左右顾视,出离污泥乃可苏息。沙门当观情欲,甚于污泥,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。”世俗之人均有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。《遗教》中有牧牛喻、恶马喻、...

    西妙

    |基础|佛教|佛陀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8432894254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十一课

    社会,人际关系错综复杂,各种文化互相冲击,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。虽然人们都在追求快乐,但真正的快乐除了极个别有正见的人以外,谁都没有获得,这非常遗憾! 佛陀在《遗教》中也说:“我如良医,知病说... 第十一课 音频MP3 / 配套文本 (40'42” 27M) 视频WMV (165M) 思考题 1.为什么对本偶尔缮写、携带、供养的功德,长时造塔供养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2/21043797129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七讲

    也能够明白,心专一才能成办事情,否则心飘散在很多事物上面,最终什么也得不到。   《遗教》中讲到: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”这就更清楚了,如果让心住在一个所缘上,没有其他的...欣求,生彼无分。”这就是告诉我们,如果没有厌离生死轮回的出离心,舍弃这种心,根本不可能对清净土生起欣求之心,也就不可能往生了。所以说,如果你心里还存在前面讲的那些情况,就要赶紧对治,尽快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3953325636.html